新征程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中核力量-九游游戏下载

新征程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中核力量

发布时间:2021-07-27 信息来源: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的号召,也是首次在科技自立自强前面加上“高水平”这个定语,既体现了新发展阶段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也为“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国家发展方面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要建成科技强国,首先要建成核科技强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首先要实现高水平核科技自立自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中核集团作为我国核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肩负起新时代强核强国的责任和实现高水平核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回顾过去,中核集团建立了全世界只有极少数国家拥有的完整核科技工业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了“华龙一号”、快堆、高温气冷堆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国重器。展望未来,中核集团将进一步完善新时代先进核科技创新体系,开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

  一 创新体系初步建成,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两核重组以来,中核集团党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以“建设先进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集团,推动我国建成世界核工业强国”的三位一体奋斗目标为引领,持续完善先进、高效、协同的新时代先进核科技创新体系。

  中核集团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一体两翼”创新组织体系,构建“小核心、大协作”协同创新模式,增强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围绕四个面向,打造以接续开展“龙腾2020”科技创新计划、“创新2030”工程为核心的科研项目体系,绘制科技创新的“施工图”;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以科研机构及平台为主体的能力和研保体系,牢筑科技创新的“压舱石”;实施“人才强核”战略,加强以人才梯队培养为抓手的人才体系建设,激活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敢于啃“硬骨头”,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健全以不断深化改革为主线的制度体系,锻造科技创新的“助推器”。

  

  在新时代先进核科技创新体系的全面发力下,中核集团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践行强核强国使命,强化使命担当,全面满足核强国建设需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玲龙一号”、实验快堆、高温气冷堆、燕龙泳池式供热堆、浮动堆、空间堆为代表,形成“海陆空天”全领域、“大中小特微”全型号的产品体系,实现核电技术型谱化、产品系列化、功能多元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满足市场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新一代“人造太阳”首次放电,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取得阶段成果,前瞻性研究和原始创新取得重要进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自主研发医用钴-60生产技术使伽马刀装上“中国芯”,230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bnct等助力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替代,辐照灭菌技术、冷链食品新冠病毒防控技术等助力科技抗疫,全面满足健康中国建设需要。

  二 全面加速,开启实现高水平核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面对更加紧迫的需求,中核集团一定全面加速、自强奋斗,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作用,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结合近年来国家科技创新方针政策和中核集团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工作目标:

  (一)继续拓展“一体两翼”创新体系建设的深度和广度,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壮大科技合作朋友圈

  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坚持“小核心、大协作”的理念,不断优化完善“一体两翼”,构建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交叉创新的创新体系。

  加强和扩大“国内翼”合作,发挥协同创新单位的优势来共同推动解决集团关注的科学问题。在面向清华等5所高校及中科院共建研究机构开放“领创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推动实验平台、人才等其他创新要素的合作,全面推进协同攻关,争取取得一批研究成果;推动与物理、化学、材料等基础学科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等领域有较强实力的单位加强合作与共建,拓宽融合创新合作范围;牵头组建“先进核能关键装备及技术创新联合体”等任务型、体系化的创新联合体,最大程度、最高效率集聚、统筹各方优势科技资源,形成强大的创新攻关合力,成为集团公司研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技创新“新势力”。

  

  强化和拓展“国际翼”,建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创新体系。以体系化思维布局顶层设计,深化与iaea、oecd/nea、gif等国际核能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中核北欧研发中心、海外协作实验室、iaea联合技术中心等海外研发机构作用,以项目为纽带深化国际科技合作,打造海外高端人才和研究情况汇聚地;持续推进与俄法等“老朋友”全面合作,拓展与欧洲关键小国等“新伙伴”深入合作,筹划设立东欧研发中心;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和重新洗牌机遇,不断提高国际科技人才在集团科学研究任务和工程实施中的参与度;配合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扩大国际影响,开拓国际市场,助力集团公司全产业链“走出去”。

  (二)加快推动“创新2030”工程实施和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补短板、铸重器,抢占核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瞄准核强国建设需要,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和强核强国使命,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完善研发投入长效增长机制,推动“创新2030”工程和基础研究项目实施。

  进一步强化“四个面向”,加快 “创新2030”工程实施,统筹推进产品开发工程、技术体系架构、基础前沿探索“三条主线”40余项型号(产品)开发工程和先导技术研究,确保工程目标圆满实现。加强项目全过程管控能力和现场督导,加快推进已立项的国家部委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高质量完成,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结合集团战略积极谋划争取新一批项目列入多部委支持渠道。进一步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重大专项的立项,推动“一体化闭式循环先进快堆核能系统”等重大项目获得国家支持,争当核领域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

  

  在基础研究方面,瞄准核工业未来发展,实施一批先导技术研究,为后续工程化奠定技术基础;在初步完成的《核领域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基础上,充分论证,尽快落实,争取纳入“国家基础科研十年行动方案”;加强“从0到1”源头创新,支持核科技原创性研究,树立鼓励创新探索导向,瞄准原创性,采用小经费体量,支持一批尚处于创新概念提出、初期探索阶段的研究,从中形成一批具有潜在重大价值的项目。

  (三)完善以科研机构及平台为主体的能力和研保体系,查漏补缺、优化调整,支撑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研发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保障。要以研发平台建设为核心,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优化研发体系布局,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硬件支撑。

  优化研发体系布局。进一步强化各级单位在创新链条中的职责定位和功能定位,形成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有序衔接、结构合理的梯次研发体系。加大内部科技资源整合力度,着力解决科技资源分散、专业交叉重叠和技术重复开发等问题,避免各自为战,封闭攻关,进一步加强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

  

  提升关键领域研发平台水平。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勇当核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核电产业链链长。积极利用当前国家级研发平台调整的机会,优选重点技术领域,独立申报或与外部单位联合申报国家级研发平台,积极争取国家资源和加强集团资源保障,打造国际核聚变科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研发平台。“以评促管”优化调整集团研发平台布局,新设事故预防与处置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一体化研发中心;引入淘汰机制,对连续两年评估排名后20%的平台进行摘牌,改变过去“重建设轻运行”的现象。同时,鼓励和支持各单位充分利用地方政策,设立更多省级研发平台,融入区域发展。

  (四)坚持“人才强核”战略,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构筑全球核科技人才的创新高地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构筑全球核科技人才的创新高地。

  围绕重要科学领域和创新方向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通过菁英、领创和创新团队等渠道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建立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培养锻炼一批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构建和谐统一的首席专家/科技带头人、项目“两总”、总工等高层次人才通道;对接国家和集团发展需求,进一步探索柔性引才、双聘制、项目合作、短期招聘等创新机制,面向全球靶向引进高精尖缺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实现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专家“不求所有,但为所用”。

  

  构建梯度合理的科技人才技术职务体系,研究建立行政职务与技术职务相互转换的机制,拓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以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确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实行与不同类型科研活动规律相适应的跟踪和分类评价制度,优化科技奖励项目;推动科研院所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方式方法,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五)加速向科技体制改革深水区迈进,涉险滩、破藩篱,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坚决贯彻党中央部署,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优化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持续丰富以科研管理规定为总纲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将集智攻关、“揭榜挂帅”、“赛马制”、末位淘汰等创新模式应用到更多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并逐渐固化为制度,为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提供制度支撑和保障;完善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性的科研管理方式,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优化制度、简化流程,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减少事务性工作对科研人员的消耗,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

  

  多措并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造集政策体系、科技成果、孵化平台、金融资本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指导意见》,鼓励并推广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员持股,全面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金的设立和投入使用,加快集团公司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设立集团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平台,支持集团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项目策划、服务及市场对接等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就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中核集团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牢记强核强国的历史使命,坚持自主创新、安全发展,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继续勇闯“无人区”,勇当探路者,不断攀登世界核科技高峰,为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中核力量。(集团公司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

网站地图